- 词条统计
- 浏览次数:85
- 编辑时间:2023-12-29 23:24:20
李延春
艺术简历
李延春,男,1960出生,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联墨名家。滨海新区书法名家。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第三届理事,原天津市塘沽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首都书画院滨海分院名誉院长,天津市滨海新区文联顾问。
名家点评
砺砺艺途
书法家李延春,所谓“末代去朴归华,舒笺点翰,争相夸尚,竞其工拙”(唐太宗李世民语),充分掌握和努力钻研出了一套独特的、具有东方审美的语言体系(笔、墨、神、韵等),构成了百年来记述中国士人倾吐心言、展示心路的最重要的载体、中国汉字的最高表现形式——中国书法。
多年来他转益多师,且工作在不断变动,生活境遇也时时改变,但有一点始终不改,那就是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长期以来,他利用大部分闲暇,广泛临摹书法名帖,从秦汉铭刻到晋唐诸贤、再至唐宋元明诸大家,心追手摹,广取博收,铁砚磨薄,废笔成冢,在笔墨上狠下了一番功夫。正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无论是在书法艺术展事中,还是在书画艺术家的社会活动中,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李延春的书法锐见实力,引起海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李延春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可敬佩的书家,愿延春保持清莲一样的境界,以艺术与人生相砺砺,在世俗中独立不羁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求艺之路。
(作者系著名书法家孙荣刚)
以书论人——我读李延春
我观李延春的书法,极具个人色彩,从外形上看,其书取势欹侧,造型瘦削,着墨虽不厚重,但线条颇为劲挺、刚毅,字形外部开张,形态潇洒,运笔如锥划沙。李延春刚毅之秉赋是其书质的内在表达,这便是笔性的刚健,充分彰显其个性与质骨的内蕴。
李延春本是学历史的,这似乎决定了他的书法方向要秉承传统,这是因为书法是有其法度的。书法的“法”是它的历史和规律所决定的,学习古人取法乎上,并真正把古人的东西学到手,这是走正路,是经过历史选择的,代表着民族普遍审美要求的正路,我对李延春的艺术发展之路充满期冀。作此栏目时,我与李延春有简短通话,李延春多次谈及自己的书法水平不高,做专题怕带来水平上的负面效应,这是我接触诸多书家同道直接表达此意的第一人,难怪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书画家们笔耕墨染的艺术群体,原来是他的谦和深深感染和影响着同道。
祝愿李延春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攀登,创造辉煌。
(作者系著名艺评家,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中国古字画鉴定委员会委员周月庆)。
联墨名家李延春
李延春本来是想学中文的,最后竟然因为高考历史分比语文分高出一点点,而与自己想深造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擦肩而过。但在他的命运履历中不难发现,他却是与“文”共步而行的。李延春有一个叫《三修里作坊》的电脑文件夹,翻看起来,就如同见到他本人,让人不由自主地就把他和楹联、诗词、书法连系在了一起。并且还会发现,其中的每一笔诗联创作都可能讲出一个故事来。
2008年,李延春加入了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当上了塘沽书法家协会主席,2012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同年被授予“全国书法家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正是这种“盛名”之下的压力,让他自己变得愈加明智和低调。自认为“半路出家”的他,一边潜心习书,每天晚上临帖3个小时,从古法中汲取笔墨营养。他的书法初宗欧楷,涉猎书谱,工在二王;一边任性联墨,一有空闲就读相关书籍,赏析成名佳作,唐诗、宋词、楹联、骈文多有涉猎。同大多数书家一样,李延春也有自己的书斋,起名叫做“三修里”,自属“三修里作坊主”,并请时任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著名书法家张建会老师题写斋号。怎么叫这么个名儿呢,开始朋友们不理解。他说,自己就是乡村里巷、身居百姓中的一个修行者,修德、修心、修性、修身......笔墨添情趣,诗联养素心。反应了他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艺术创作风格和平民化的务实心态。
鉴于李延春在当地的影响,他经常被邀请参加艺术交流和展示活动,带领书画家们送书画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军营。每次参加活动,李延春都要琢磨出一副贴切主题而又不失幽默的联语并创作成联墨作品带给主办方,这已成为他的习惯。这些年下来,仅此创作的联墨作品即有上百幅。有为摄影展作的“捉风捕影,惹草拈花”、“妙裁春色,大展宏图”;有为书画展作的“云烟入画,风雨成歌”、“法侧临新贵,书前汇长贤”;有为管乐民乐演出作的“民乐美声高起,管弦情感永怀”;有为紫砂壶艺展作的“紫砂献瑞,弘艺生辉”;有为奇石古玩城作的“外物通灵高境界,凡心尚古大精神”等等。李延春还喜欢戏曲。他的书法作品有时也以名家名段唱词形式出现,边哼边写别有情趣。至于戏曲联墨也常驻笔端。观看中国评剧院演出的《花为媒》、《三看御妹》,信手一比:《三看御妹》爱作宠,巧结良缘《花为媒》,平仄关系且不说,就其中的“俏皮”来讲,实属可嘉之列。欣赏着戏台上的表演,对比自己的心路历程,也不断悟得“宠辱不惊一切都当身外事,忙闲皆静尽管还有心烦时”的做人、处事的道理。
由于在文联工作,李延春与天津的作家、书法联墨家、诗人们的接触渐渐多起来。用他自己的话讲:“虽不谙文作诗赋,工作之余也随性诌上那么两句;因为不是行家,平仄格律什么的也就不在深究之中。正所谓:明知滥句难达意,可料痴人也爽心”。由于喜欢联作,闲暇时李延春常约仨、俩诗联好友拆对搭律;有时出差遇有好情好景,也与同行对上几句。他说,时间久了,就可以“触景”“生情”了。因为坚持,这些年下来已创作诗联作品几百件。特别是他常常会抓住出差的机会做些“楹联段子”,幽它一默。
可能所有的诗人心中都有一本《随园诗话》,拥有一个美丽的梦,并留下许许多多寻梦的足迹。对于李延春来说,诗词联墨已经成为他赖伴终生的精神品质。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可谓丰富多彩,其实联墨世界更是五色斑斓。李延春在曾经主编的《浪花》刊物的卷首语中写道:去一些浮躁,留一股清香,扎根于诗联文字的土壤,漫游在今声古韵的海洋,我们都会多出一双翅膀,在和谐自由的高空翱翔,去追求和享受属于自己心底的淋漓与欢畅......
高天赋我腾云志,万象随人进步心。李延春说,播种了,肯定就有收获的希望。
(作者系原塘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张世东)